备受关注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再次上升,并回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港股指数大幅度下跌,这引发市场再度抛售大型科技蓝筹股。展望未来摩根斯坦利华信基金表示,香港股市的机会仍大于风险。中国资本的“二次上市”和众多IPO也将吸引资本流入。2020,香港证交所将吸引146只新股上市。内地公司仍是香港证券交易所IPO的主要来源,112家公司筹资3901亿港元,占IPO的99%。此外,AH溢价代表香港股票资产相对于A股的低估。
港股持续下挫,截至发稿,恒指跌超2%,医疗、科技、工业板块重挫,美团、舜宇光学科技、药明生物跌近7%领跌;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4.4%。
平安证券表示,“港股牛”第一阶段结束。但是,这并不代表“港股牛”的彻底离去,在不发生全球股市大调整的情况下,“港股牛”第二阶段仍可期待。另外,对于港股未来的投资机会,在近期调整之后,逢低布局“三大核心资产”的思路仍需坚持。三类核心资产分别为:第一,面向出口的制造业与金融地产等周期价值龙头核心标的有望受益全球经济的复苏,可适当逢低布局;第二,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高成长行业中的优质标的受益南下资金配置港股特有核心资产,配置价值持续存在;第三,传统的消费、制造等领域中能够引领行业或相关领域革新的“领军”型核心标的有望迎来价值的重估,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机构观点
中金公司认为,虽然仍不排除出现潜在的波动,但考虑到良好的市场流动性和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仍然看好H股市场。与此同时,业绩期中潜在盈利意外值得密切关注。仍然建议在新老经济板块间进行均衡配置,例如选择工业利润改善的部分周期性板块(如原材料,化工,有色金属和能源)。此外,继续推荐受益于出口需求的标的以及受益于升级趋势的消费板块(如汽车和零部件、首饰、美妆、家具和家用电器)。此外,独具特色的H股新兴经济板块仍将受到南向投资者的青睐。
安信国际指出,大市短期进入调整模式,但没有改变牛市的基础。预期美联储对通胀的容忍度较高,宽币政策起码在今年会维持。与此同时,新冠疫苗接种继续上量,最终疫情会受控,启动海外经济复苏。维持对港股后市的乐观看法,估值相对低廉+宽币环境+海外经济复苏+中国经济表现占优+新经济股份争相来港上市,将推动港股突破历史高位。目前的调整其实是趁低吸纳的良机。
粤开证券研究院策略团队认为,今年将演绎“龙头牛、机构牛”。粤开证券研究发现,目前同时获南向资金与外资青睐的港股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药品及生物科技、地产、工业工程等板块,其机构持仓长期稳定,是港股的“核心资产”。其中,工业工程板块近期获外资及南向资金明显增持。
本文由新乡市澳瑞斯整理编辑发布,地址:http://www.xxars.com/redian/1141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